離岸風電基樁打在海底,會影響海洋的環境嗎?

海上的離岸風機非常高大,風機要穩固的站立,在水下的基樁非常重要。
民眾可能會好奇,風機的基樁泡在充滿鹽分與泥沙的海裡,會不會容易被侵蝕?
被侵蝕之後有可能會排放金屬污染物質到海洋中嗎?

向大家說明,台灣每個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風機基樁,都是符合多個國際組織所建議的標準來打造的!
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被海水侵蝕以及釋出重金屬的風險,而且實證研究已經證明,離岸風機的基樁並不會增加海洋中的重金屬污染!

底圖: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

嚴謹守護海洋環境  風機基樁採用國際標準組織建議指南打造

全球,包含台灣,離岸風電業者在設計風機時,採取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歐洲標準委員會(CEN)、英國標準協會(BSI)、美國石油學會(API)、德國標準化學會(DIN)及挪威船級社(DNV)等國際設計暨結構標準組織所訂定的規範與指南,參照 DNV-RP-B401 與 DNVGL-RP-0416 標準,打造防侵蝕基樁。

本土與國際研究已證明  風機基樁對海洋無明顯重金屬影響

在台灣風場的實際研究方面,台灣的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 2020 年就針對苗栗縣外海的「海洋風電」海域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在重金屬污染部分,調查海域水質中的鋅、鋁濃度都沒有受離岸風電營運後而有影響;在生物體內重金屬含量的部分,以風場內的「唇瓣烏賊」作為調查對象,也沒有發現烏賊肌肉和肝臟中的重金屬含量有升高的現象

2022 年,國家海洋研究院也持續針對西部風場海域中的鋁含量進行研究,結果也得出目前離岸風場海域中水質與底質中鋁含量未發現異常數值,同時也在苗栗、彰化與雲林離岸風電場海域的海水對於牡蠣擔子幼生的生物急毒性測試,也沒有發現有較高的死亡率,顯示並未有明顯重金屬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