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看天發電,受季節影響的程度高。離岸風電雖然能在冬季風大的時候發電,但在夏天沒有風的季節就派不上用場?
炎炎夏日是用電高峰期,許多民眾會擔心,依靠風力運轉的離岸風電在夏季是否就無法發電挹注電網?

底圖: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
事實上,離岸風電夏季的發電量雖然低於冬季高峰期,但整體夏季能效仍然有達裝置容量4成以上,再搭配上多元的綠電來源,彼此互補,再生能源也能不分季節滿足社會的用電需求喔 !
夏季風力仍可供離岸風電運轉 平均每月仍可提供106萬戶家庭用電
事實上,台灣夏季也有西南季風並非無風,且風速足夠供風機運轉!只要風速達到風機的「切入風速」,風機就會開始運轉發電,一般風機切入風速設定值為 3-4 m/s ,依蒲福風級對照表,約是樹葉、樹枝輕微擺動的風力即可驅動風機發電。根據風力發電單一服務窗口網站,近五年外傘頂離岸風速塔資料顯示,台灣夏季風速達 3.54-7.55m/s,高於風機切入風速設定值,足夠供離岸風機運作。
從實際數據來看,根據能源署能源統計資料顯示, 2024 年 6-9 月夏季期間離岸風電總發電量達 1,815,527 千度(MWh),即於夏季用電高峰期,平均每月可提供 106 萬戶家庭用電,且夏季月平均發電量達 2024 全年月平均發電量 64.57%。
夏季光電發威 冬季風水齊發 多元再生能源互補
再生能源不同於傳統能源,更重視互相搭配的多元性,每一種能源的特性不同,必需依據特性才可以發揮所長。台灣夏季白天以太陽光電為主,晚上由風力發電支援用電需求,以經濟部統計,2023 年 7 月風力發電量為例,在 18 時至 21 時的夜尖峰期間,風力發電維持供應 70 萬瓩以上,更在 7 月 4 日、 7 月 6 日、 7 月 7 日 晚間更提供超過 100 萬瓩,支援夜間尖峰時段用電需求。
而在離岸風電的主場冬季,以 2024 年 12 月的全國發電占比為例,風力發電達 7.99%,離岸風電更達 6.53% ,再搭配水力發電,多元綠電互補,滿足台灣的用電需求。
依據台灣的地理及天候條件,以多元組合發展再生能源,達成綠電互補,發電量極大化的目標,穩定發展多元綠電,再生能源也能不分季節滿足社會的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