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台灣綠電需求高達400億度 台灣產業需要大量綠電
對於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而言更是如此!台灣有許多半導體廠商為了因應國際客戶的要求加入 RE100 ,要在最晚 2050 年達成 100% 再生電力。隨著半導體的技術不斷突破,朝向 2 奈米製程發展,半導體業者的綠能需求也將再提升。以台積電為例,已經設定 2030 年再生電力占比 60% 的目標。這代表半導體產業在可預期的未來中,都需要長期、大量且可預期的綠電。
此外,台灣也積極發展 AI 產業,並吸引國際科技巨擎 Meta、Google 、亞馬遜 AWS 與微軟等公司到台設至 AI 資料中心。作為 RE100 成員,這些公司在發展 AI 的同時,也需積極使用綠電,以減少資料數據中心用電所製造的碳排。經濟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都預估,2030年臺灣綠電需求約為400億度。
發展半導體與 AI 產業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共識,這些產業都需要長期、大量且可預期的綠電,且用電量都逐年成長的情況下,對於綠電的需求只多不少。
底圖:沃旭媒體素材庫-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
圖卡原檔
離岸風電風電量大、穩定性高 是優質的綠電來源
在各種綠電中,離岸風電更是優質的電力來源選項,原因在於離岸風電發電量大、穩定性高,2024 一整年的發電量已經達到約 86 億度,且隨著各案場的逐步完工、併網,發電量將持續成長。2030年,預計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到10.9 GW,換算成發電量為300億度以上,對比 2030年400億度的綠電需求,離岸風電可以成為綠電需求的主力。
離岸風電是現在最能穩定大幅成長的綠電來源,也因此各個廠商積極投入採購與投資。 近年,經常傳出半導體大廠,如台積電、聯發科、聯電等業者,積極採購台灣離岸風場發電量,更簽訂長期合約,以回應國際的綠電要求。
除了台灣半導體業,國際科技業者也於全球搶購離岸風電,以佈局在各國營運中心的用電需求。Google 與亞馬遜 AWS 分別於在 2022 年及 2024 年,與法國電力公司 ENGIE 簽署購電協議,購入蘇格蘭離岸風場的發電為英國營運供電。此外, Google 於 2024 年也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風場簽署企業購電協議(CPPA),創 Google 在台灣及亞太採購離岸風電首例。
綜合而論,當 AI 推動的算力需求遇上 RE100 與客戶減碳門檻,台灣若要守住半導體在全球競爭力,以及國際科技公司的青睞,就必須把綠電變成日常能源。離岸風電具備規模、穩定的優勢,能為科技大廠提供長期、可驗證與可追溯的綠電來源;而政府持續釋出容量、健全發展機制,則是把綠電需求轉化為產業競爭力的最後一哩。離岸風電不只是能源轉型的樞紐,更是「護國神山」以及 AI 產業持續在台灣發光的底氣。
【參考資料】
【台積電】113年永續報告書【經濟日報】台積電再生能源使用比率 今年拚20%
【能源署】再生能源統計 4-01再生能源發電量
【經濟日報】沃旭啟動920MW 風場海上建置 拚2026年完工台積電全包下
【中央社】AI淨零/魏哲家:台積電全力支持再生能源 能買的綠電一定買
【經濟日報】雲端四強資料中心統統來了 引爆新一波伺服器拉貨潮
【WindTaiwan】渢妙風場報喜! 聯發科、遠傳簽署 CPPA
【Reccessary】離岸風電CPPA再傳好消息,聯電買下CIP渢妙一期30年超過300億度綠電
【Reccessary】亞馬遜蟬聯全球最大綠電買家 跟上谷歌簽離岸風電PPA
【Reccessary】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台積電用電再攀升,2030年恐吃下全台2成電
【Reccessary】2040年綠電需求上看1400億度,專家籲再生能源補貼導入市場機制、台電推多元綠電方案
【Reccessary】IEA首份能源AI報告出爐!AI耗電5年內追平日本,再生能源有望成受益者?
【Reccessary】Google採購亞太離岸風電首例,與CIP渢妙一期簽CPPA供電台灣資料中心
【中央社】經部:台灣電力供應無虞 估2030年綠電需求400億度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AI助力企業碳管理、金融機構降低ESG投資與風險控制 綠電採購壓力升 AI助企業最佳化綠電採購決策與強化綠電管理